郑州肝病医院 > 脂肪肝 > 脂肪肝病因 >

7月28日世界肝炎日:脂肪肝与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关系

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06直接咨询

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,我们来探讨一下脂肪肝是否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这一重要问题。

一、脂肪肝的基本情况

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。它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。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,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产生损害,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,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。非酒精性脂肪肝则与多种因素有关,如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(长期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饮食且缺乏运动)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。当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%,或者肝组织活检发现肝细胞脂肪变性超过30%时,就可被诊断为脂肪肝。

二、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及正常范围

谷丙转氨酶(ALT)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,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正常情况下,谷丙转氨酶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。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,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,谷丙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,从而导致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。其正常参考范围一般在0 - 40U/L左右,但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机构可能会略有差异。

三、脂肪肝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理

  1. 脂肪变性引发炎症反应
    • 在脂肪肝的发展过程中,肝细胞内脂肪的过度堆积会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。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会变得肿胀,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干扰。这种脂肪堆积的环境容易吸引炎症细胞的浸润,引发肝脏的炎症反应。当炎症发生时,肝细胞膜会受到损伤,谷丙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,使得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升高。例如,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,随着脂肪在肝细胞内的不断积累,肝脏的微环境发生改变,炎症因子开始释放,进而破坏肝细胞的完整性。
  2. 肝脏代谢紊乱加重细胞损伤
    • 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出现紊乱。脂肪的代谢异常会影响肝细胞内的其他代谢途径,如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。同时,肝脏内脂肪的堆积会导致肝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,氧化应激反应加剧。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损伤,使谷丙转氨酶更多地释放到血液中。以肥胖型脂肪肝为例,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肪不仅在皮下和内脏堆积,也在肝脏内大量蓄积,这给肝脏带来了巨大的代谢压力,导致肝细胞受损,谷丙转氨酶升高。

四、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谷丙转氨酶都会升高

虽然脂肪肝有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可能,但并不是所有的脂肪肝患者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情况。在一些轻度脂肪肝患者中,肝脏的损伤可能还比较轻微,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没有受到严重破坏,谷丙转氨酶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。而且,有些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可能处于代偿状态,通过自身的修复和调节机制,能够维持肝功能的相对稳定,不会出现谷丙转氨酶的明显升高。

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,我们要正确认识脂肪肝与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关系。如果发现自己患有脂肪肝并且谷丙转氨酶升高,应及时就医,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,如调整生活方式(包括合理饮食、增加运动)、控制体重、戒酒等,以避免肝脏损伤进一步加重。

公安备案号 41010202002754